天份及努力,造就不凡的鸽感 杨雅富有一套为鸽子配对的哲学:「育种是百年大计,我只引进我能看到、而且具有好成绩的鸽子。」精锐鸽舍的主力鸽,外界昵称「小不点」,杨雅富为牠的直女更换了三次配对的公鸽,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配对虽然都取得入赏的成绩,但杨富雅都觉得不够好,直到第三次的配对,果然成功飞出了冠军成绩。
能够成功孕育出冠军鸽,杨富雅很谦虚:「纪先生当时已经是鸽界名人,所以跟着纪先生,常有机会看到各种好鸽子,接触多了,就有些心得,知道怎麽为鸽子分类。不要以为鸽子都一样,因为每只鸽子的特色都不同。适合在夏天比赛的鸽子,就不要让牠在秋天比赛。」这道理就像赛跑一样,有的人适合短跑,有的人适合马拉松,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,唯有找到最适合的领域,才能有杰出的表现。
2002年的秋季南海比赛,这对搭档就遇到瓶颈,作出的鸽子虽然会飞回,但遇到逆风,速度却很慢,所以杨雅富就针对鸽子的弱点加以改良,後来在2004年就赢得了比赛。那麽如何进行改良配对?杨雅富说得简单:「看鸽子缺什麽就补什麽啊!」这个说法就犹如人类的「优生学」,如果想要後代长得高,就找个子高的对象,但是鸽子不是人,要判断鸽子缺少什麽,不是那麽简单的事,没有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眼光,根本办不到。
鸽界长青树第一人在鸽界提起纪茂松的名字,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,因为,纪茂松在鸽界第一线作战的经验,累积至今已有40余年,足以称为鸽界的长青树。
纪茂松小时候住在淡水,会踏入鸽子的世界,是因为朋友的缘故。那位朋友本身跟着父亲一起养鸽,而朋友的伯父吴天柱,在当时是鸽界赫赫有名的人物,从事鸽子买卖的生意。16岁时,朋友送了一只鸽子给纪茂松,从此让他与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因为当时还在念书,没有多余的金钱盖独立鸽舍,鸽子只能养在家里,设备相当简陋。18岁开始,就开始参加比赛,那时也缺少经费,所以和3、4个朋友一起养鸽、一起比赛。因为已经念专科,学校对学生课余的活动限制不多,下课後,大家就一起讨论鸽子或赛事。早期的赛鸽并不像现在是职业性的比赛,奬金很少,会参加完全是因为兴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