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中文简体中文
 
 
仲学峰
江苏泰兴
毛滴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治
发表:2015/04/17

一例赛鸽毛滴虫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
鸽毛滴虫病是一种原虫病,各种品种和不同年龄的鸽均可发生。因常发生於鸽的上呼吸道,尤其是口腔的咽喉部,患部形成明显易脱落的黄色沉着物和溃疡,故又称为鸽“口癀病”。约80%的成年鸽是带虫者,但是成年鸽一般情况下不出现症状,幼鸽可出现严重症状,并可导致死亡。发表日期:2010/9/9


1、发病情况:
鸽友王某饲养种鸽30对,去年年末开始配对,幼鸽出生初期骨架、体型各方面生长相当良好,但套环後几天幼鸽相继死亡,或精神呆滞,毛松,消瘦,亲鸽饲喂时无抢食动作,脐部红肿,发炎。部分生长不良的幼鸽独立後,呼吸时有张口或伸颈姿势,有咳嗽和喘气等症状,後期病鸽食欲废绝,羽毛松动,排淡黄色糊状粪,逐渐消瘦死亡。最後存留下来的幼鸽极少。种鸽却未出现任何症状。万般无奈下,邀我就诊。

2、综合诊断
剖检病死鸽,发现鸽体消瘦,肛门周围有黄绿色粪污。肝脏表面有绿豆至玉米粒大,呈霉斑样放射形的脐状病变;肠粘膜增厚,胰腺潮红、明显肿大。取肠内容物少许置於载玻片上,加入1滴生理盐水,加盖玻片,用光学显微镜放大400倍,置弱光下观察,见黑豆大,梨型或圆形、长圆形,但运动器官而活泼翻动的活虫体,确定为毛滴虫感染。病料涂片镜检,在光学显微镜下发现大量大肠杆菌。确诊为鸽毛滴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。

3、防治措施
3.1 治疗 鸽群的饮水中加入洛美沙星+甲硝唑粉2g,集中两次饮用,其余时间用维肽力饮水,以保肝护肝。连续治疗5天,间隔7天再给药3天。

3.2 预防
发现病鸽及感染鸽及时隔离。鸽舍严格消毒,用20%复合强酸碘制剂溶液消毒鸽笼。发病期每升水加入洛美沙星+甲硝唑粉2g自由饮用,平时保健每15天预防用药2天。

按照上述方法使用後,鸽恢复明显,复查时未发现毛滴虫。